关于长沙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日期:2023-02-06   来源:  长沙县发改局
字体大小:

—2023年2月2日在长沙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谭振华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长沙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2022年以来,长沙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忠实践行“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紧紧围绕“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强省会”战略、“四个年”行动,全面贯彻“1345”发展思路,坚定不移打造“四区”,实现了主要经济指标难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同)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18%。荣登全国发展潜力百强县榜首,位居全国百强县投资潜力第3、新型城镇化质量第4、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5、绿色发展第5、科技创新第6、工业百强县第7、服务业全国10强,连续16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在以上榜单中均居中西部第一。

(一)全力以赴打造“三个高地”,高质量发展加速推动。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全力推进“五好”园区建设,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0家、净增59家。博世长沙和三一18号工厂成为全省仅有的世界级“灯塔工厂”。湖南汽车制造配套产业园落户。县区智能制造试点企业达282家。率先全省编制县级“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建成5G站点1005个,5G网络覆盖城区及农村重点区域。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长沙经开区成为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长沙县获评全省唯一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三一科学城、松雅湖国际科学城加快建设。实施73个县级科技计划项目,新增6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全县共有939家企业成功登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1037家、增长31%,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全球最大的竖井掘进机等一大批首台(套)产品面世。星通义达专用汽车众创平台成功备案国家级众创空间,松雅湖海创中心投入运营。探索开展“院士+博士”产业服务团高端人才服务模式,全面落实“1+1+N”人才政策,面向全球成功签约26名博士。着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238.3亿元、增长25.6%。长沙县、长沙经开区、黄花综保区获评全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先进单位新开国际货运航线5条,对非贸易额超60亿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自贸区“113+X”项制度试点有序实施,5项制度创新成果为全国首创。设立全国首个RCEP县级企业服务中心。湖南首家跨境电商新零售综合体友阿跨境荟试运营。临空区获得全省首张中药材进口注册批件。落地湘琼合作首个项目湘免国际。启动打造“中国民用无人机第一城”。黄花国际贸易港总体规划完成编制,征地拆迁全面启动。与桑植县共建全省首个飞地经济产业园。

(二)全力以赴畅通经济循环,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招商引资提效年交出更优“成绩单”。引进项目101个,总引资744.8亿元。其中,新引进投资过100亿项目1个、过50亿元项目2个、过10亿元项目10个、“三类500强”项目10个。出台招商引资监管实施细则,服务保障36个项目落地达效。项目建设提速年跑出更快“加速度”。全县268个市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715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36.8%。全面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产业投资增长7.9%。星朝汽车华湘工业园、永旺梦乐城等项目年度投资计划超额完成。湖南防灾应急技术创新与转化中心、大陆集团中央电子工厂等项目建成投产。营商环境提升年擦出更亮“金招牌”。市场主体数量达19.23万户,增长16.55%。出台《长沙县营商环境4.0版实施方案》,倾心打造“在星沙,都最好”营商环境品牌。深入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联企行动和“三带三抓两促进”暖企行动,率先出台“抗疫纾困促发展23条政策”。打造全省首个县级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长沙县金融超市,率先全省实施“金融顾问”制度,举办银企对接会78场,为452家企业授信411亿元。

(三)全力以赴提升城乡品质,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城市布局更优化。贯彻“南征北战,东拓西融”区域发展战略,“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全国首批获批,全县城镇开发边界规模达到216.29平方公里,新增46.53平方公里,新增比例全市第一。城市品质更精致。地铁6号线正式运营。江杉高速建成通车。长赣高铁湖南段启动建设。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周边水系恢复治理全面开工。长岭至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航煤管道项目有序推进。荆门至长沙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产通电。全力推进“百街千巷”环境综合整治,61条街巷焕颜升级。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8个。建成口袋公园5个和人行天桥3座。整治城区易涝点15个。乡村振兴更深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2亿元、增长4%。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3.86万亩,粮食总产量10.09亿斤。大力发展“都市农业”“院士农业”,创成院士工作基地16个。建设高标准农田3.49万亩,“四高”试验示范区双季稻亩产1275.8公斤。茶产业综合产值48亿元,“长沙绿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获评“2022年度茶业百强县”“茶业最具投资价值县域”等荣誉称号。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1%。建成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3个。形成以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基地为核心的水稻繁育基地集群。160个美丽宜居村庄全面建成、蝶变一新。“四蓝”体系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减量率达65%。文旅融合更彰显。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5亿元,获评中国最具文旅投资价值县,首次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完成15个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3个文旅融合示范点建设。三一智联重卡创成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天华山创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开慧镇获评中国楹联文化镇。果园镇、金井镇入选“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镇”名录。率先全省完成文物“一张图”工作,对全县255处不可移动文物开展保护区划数字化工作。

(四)全力以赴统筹绿色双碳,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绿色生态绘就新画卷。率先全省发布县域GEP核算数据,荣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两项殊荣。完成污染防治重点项目40个和省“夏季攻势”任务25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2。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城市声环境达到功能区要求。“双碳”工作催生新机遇。建立并完善能源行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综合安全监管平台。构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1+1+N+4政策体系,推动9个双碳领域重点建设项目落地,推进31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实现光伏发电装机4.2万千瓦。8家企业获省级以上“绿色工厂”称号。82家企业完成市工业企业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社会治理开创新模式。位列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前十。严格贯彻“国十五条硬措施”,大力推进“四进四查五到位强基保安行动”,抓实“29+1”重点领域隐患整治,执行“七条断然措施”“约法三章”,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五治融合”,建成覆盖全县的七大矛盾调解中心及覆盖全县城乡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成功打赢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攻坚战,扎实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重拳打击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食药环、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五)全力以赴推动共同富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富民增收富足百姓“钱袋子”。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9%,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38:1,优于省市平均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人口年度增收15.3%。145个涉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32万元,其中101个超50万元。社会保障织密民生“兜底网”。创新出台“稳就业十六条”,释放红利超5亿元,1.7万家企业、26万群体受益。城镇新增就业1.88万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发挥公共租赁住房“保基本”兜底作用,累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26个、房源12701套(间)。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公共服务画出生活“幸福圈”。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省检测评第二名43个省市民生项目全部办结,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8880个、学前教育公办学位4590个、车20549个、床位710个、既有多层住宅电梯100台、农村改(新)建户厕1000户。全力推进“五好”教育,各类教育投入34.4亿元,新改扩建阳高小学、湘龙二小等学校21所。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首批老龄系统先进集体和省医养结合示范县。县人民医院主体完工,经开医院竣工投用。县妇幼保健院成为全省首家县域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率先全省挂牌成立长沙县疾病预防控制局,构建县治、镇管、村防的慢病医防融合新模式。有力遏制多轮疫情反复冲击,赢得了黄花机场、“两大市场”、33家物流园区重点保卫战的重大胜利,实现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定向领航,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有力监督、热忱支持,离不开全县干部群众的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消费市场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产业调整仍处关键期,生态保护、节能减排、污染防治仍需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托育、住房等民生工作还有不少短板,安全生产事故仍有发生,社会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目标

(一)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做好2023年的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继续对标赶超、创新实干,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星沙新篇章。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深入推进“四个年”行动,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运行率先实现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牢记嘱托,创新实干,勇攀高峰,为率先打造“三个高地”、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开好局起好步。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以上,力争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3%以上;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8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亿斤;减排完成省定指标。

(二)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安排

2023年县财政拟安排项目共258个,其中县级财政预内项目219个,PPP子项目39个。2023年政府投资项目拟安排县级财政预算资18亿元(含预备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不含轨道资本金、县级财政直接安排至镇街的资金)。具体情况如下:

1.县财政预内项目。2023年县级财政投资项目219个(已竣工21个,续建53个,新建70个,预备75个)。项目估算总投资42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3.3亿元,需安排年度县级财政预算资金18亿元

2.PPP子项目。2023年我县在建和需付费的PPP子项目共39个(已竣工33个,续建3个,新建2个,预备1个)。项目估算总投资165.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9亿元。PPP子项目财政付费资金由县财政统筹安排。

2023年政府投资项目重点投入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开展百街千巷环境综合整治等创文巩卫项目,创建人民满意公园;加快推进金安大道(安沙大道-黄兴大道北延线)、万家丽快速化改造北延线及湘龙片区多条市政道路建设,打通断头路,推进现代化智慧电网配套路由建设,保障生产生活用电。二是增进民生福祉。推进“五好”教育,加快龙峰小学、百熙实验学校初中部、县职业中专改扩建等项目建设,解决学位需求;服务“现代化医卫健康强县”发展,积极推进县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果园镇卫生院扩建等项目尽快完工投入使用;加快干杉敬老院建设,保障养老和社会福利。三是推动乡村振兴。完善农村交通路网建设,新建金江公路下穿长赣铁路公路工程,推动G107调规公路东延至S206等北部干线公路启动建设;加快机场改扩建工程周边水系恢复治理;打造X024红色旅游示范带,助推文旅产业发展。四是助力可持续发展。持续开展农村河道治理,推进灌区与水源改造、重点排涝能力建设,对捞刀河星沙防洪圈、浏阳河东岸高铁新城防洪圈等堤防进行达标加固,提质改造两万亩高标准农田。

三、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

2023年,为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将紧扣全年“三”,聚焦省“发展六仗”,落实市“十大行动”,全面建设“十个强县”,打造“七个星沙”,交好“十张答卷”,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打造“三个高地”,加快描绘发展质量高坐标。全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六大千亿级产业,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实施“挖潜、补缺、培优、倍增”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率先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支持经开区在全省率先建成5000亿国家级园区,着力建设“两基地、两标杆”,创建“五好”园区。以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传统产业为基石,以“3T”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增量,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大力实施腾笼换鸟、智改数转等“六大工程”,加快创建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全力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率先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围绕“1+3”优化空间布局,瞄准“四个制高点”,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大计划”,努力构建“西有岳麓山、东有松雅湖”的科创新格局,争创国家创新型县。聚焦五大产业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持续推进铁建重工地下工程装备数字孪生技术国家研发项目和顶立科技第三代半导体等5个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建设。加快培育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为主线的科技型企业梯队。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100家以上。率先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立足“面向RCEP中转枢纽、面向非洲门户枢纽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发展定位,大力实施货物贸易优进优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六大工程”,有序推进自贸区“113+X”项制度试点,加快打造“中国民用无人机第一城”。精心办好第二届博鳌经安论坛、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国际工程机械展等品牌展会,实现展览面积120万平方米以上,着力打造国际会议会展湖南新中心。

(二)联动协同发展,全力拓展星沙跃升大格局。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找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扩大内需为基点。深入实施“一县一策”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制定县城城镇化实施方案及配套细化措施,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以吾悦、万象汇、天虹等商业综合体为载体打造智慧商圈新地标,力争将松雅湖商圈打造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百亿级商圈,助力长沙市创建国家消费中心城市。紧盯新消费领域,统筹推进商圈设施升级改造,鼓励打造新型消费载体,形成2个以上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夜间消费地标。加快构建长株潭区域统一大市场,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及全社会流通成本。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市场主导经济结构。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项目集中。统筹推进供销体系、信用体系、政府采购全过程管理机制改革,抓好城市建管、农业农村等综合性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发挥创新驱动在提高企业供给质量与效率方面的引领作用。以区域协调为支撑。全面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长株潭都市圈,积极承载国家功能。加快推进黄兴大道、机场大道等主干道向南延伸与株洲对接,加强与株洲、湘潭的产业联动发展,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力和全国影响力。

(三)筑牢基础支撑,全面夯实城市根基深层级。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奋力推进“三大支撑”工作,树稳城市发展“四梁八柱”。全力构建具有安全稳定节能的电力支撑体系。充分利用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加强本地电网联络通道建设,持续开展电力630攻坚”行动,全力推进500千伏输变电及其配套工程等电网建设,全面提高骨干网架供电能力。加快“绿色低碳,国际一流”现代化智慧电网建设,提质升级城乡配网。加快建立本地新能源资源库,推进新能源健康有序发展,提升清洁能源供给。全力构建具有智能高效安全的算力支撑体系。构建安全、高速、泛在、智能的信息传输网络,推动5G网络全覆盖,加快打造“多维一体”城市综合服务平台,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打造湖南“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健全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事件预警通报机制,增强算力安全保障能力。全力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创动力支撑体系。围绕松雅湖国际科学城建设,扩大“松雅湖”品牌影响力,搭建开放型成果转化平台。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为目标,瞄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关键技术,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提升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科技成果协同转化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标准建设湖南知识产权分中心,探索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四)推动绿色发展,加倍呵护人民依存保护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成果,让星沙人民既有“金山银山”,又享“绿水青山”。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除臭剿劣”大会战,协调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强化污染环境治理,统筹抓好PM2.5、重金属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问题整治,力争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确保浏阳河、捞刀河断面和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多路径驱动工业领域低碳转型绿色制造,切实抓好亩均效益改革,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健全分类分级资源循环利用系统,营造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新时尚。精心靓化都市绿色空间。加快“双五”工程建设,坚持“绿化+彩化”,营造“一街一景观”;坚持“绿化+文化”,打造“一园一特色”;坚持“绿化+绿道”,织绘“绿色休憩网”。突出做好“水”文章,倾力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系环境,形成“以路为轴、以水为带、以园为珠、以廊为屏”的绿色大格局。

(五)奋进共同富裕,倾力造就民生福祉新愿景。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七大专项行动和53项指标,强化执行、加快见效,奋力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深入实施强农富农行动。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大力发展“院士农业”“都市农业”,强力推进“田长制”,全力确保粮食安全。积极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农民收入和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三个倍增”,积极稳定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低收入群体持续较快增收,力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加快打造乡村振兴标杆区。全力提标提档公共服务水平。统筹办好涉及学位、床位、车位、厕位等“急难愁盼”问题,推进“五好”教育,加快打造健康星沙,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稳步推动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唯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省委、市委、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创新实干,勇攀高峰,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滴水穿石的韧劲、改革创新的拼劲,为率先打造“三个高地”、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而奋力拼搏!

  

附件:1.长沙县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长沙县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指标建议


相关附件下载:
附件1-2及名词解释.doc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
  • 政府查号台

    政府查号台

  • 站点地图

    站点地图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今日访客数

  • 长沙县网上群工部
  •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主办:长沙县人民政府
承办:长沙县大数据中心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731-84075602
网站标识码:43012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