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面对伏秋连旱的严峻考验,青山铺镇打响了一场与旱情赛跑的攻坚战,通过组装临时抽水管道、检修机台、清理河道等系列组合拳,为干裂的土地“解渴”,为农户心头“降温”。
迅速响应 织密抗旱网络
“响水坝水库的水终于引到田里了,今年的收成有指望了!”看着清水顺着渠道流入自家稻田,种粮大户李立明难掩激动。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青山铺镇水库水位持续下降,千亩农田面临灌溉危机。
镇政府迅速启动抗旱应急预案,组织技术人员对全镇灌溉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检修机台及移动抽水设备40余个,确保关键时刻“开得起、抽得出、用得上”。针对赛头村、洪河村等偏远地块,镇水利站牵头铺设长距离临时软管,一条条“白色长龙”跨越田埂沟壑,将救命水运往最需要的地方。
精准施策 破解输水难题
“这段时间每天都要喝五六瓶水,衣服就没干过。”正在组装临时抽水管道的洪河村村民李师傅抹了把脸上的汗水说。在高温炙烤下,施工人员争分夺秒架设管网,让响水坝水库的“生命水”成功引流至吴家坝、大头坝等片区。
针对浔龙河葡萄园附近水域水葫芦滋生导致的堵塞问题,镇里组织专业队伍进行不间断打捞清理。“水葫芦清理干净后,水流快了不少,葡萄园的灌溉用水有了保障。”狮翊葡萄园负责人易金萍看着清澈的河水连连点赞。
民心所系 抗旱成效初显
“以前灌溉全靠天,现在有了这些设施,心里踏实多了。”洪河村村民望着正在运转的抽水泵说。截至目前,青山铺镇通过系列抗旱举措,已有效缓解2105亩双季稻区旱情。
在这场抗旱持久战中,从赛头村的软管调水到洪河村的机台轰鸣,从浔龙河的清淤保洁到响水坝的科学调度,青山铺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当前,抗旱工作仍在继续,青山铺镇将持续绷紧抗旱这根弦,以更扎实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守护好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让抗旱的清泉滋润每一寸土地,温暖每一位群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