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收时节的临近,长沙县的田间地头又迎来了“禁烧保卫战”。为了守护辖区的蓝天白云,果园镇积极行动,创新工作模式,通过“宣、防、疏”三位一体的方式,全力织密秸秆禁烧防护网,让“果园蓝”成为这个夏天最美的风景。
“一把火虽然省事,但焚烧秸秆冒的黑烟,既伤身体又违法,咱可别因小失大!”镇村干部、志愿者们走进农户家中,用通俗易懂的“乡音土话”讲解秸秆禁烧政策,让村民们真正明白焚烧秸秆的危害。
联村干部下户宣传秸秆禁烧
“每个网格都是前沿阵地!”果园镇第一时间召开专题部署会议,明确镇、村、组三级责任分工。依托“周四网格日”机制,全镇被划分为191个责任网格,村组干部、老党员们纷纷签订禁烧承诺书,带头落实秸秆还田,并与联合执法队一同开展全天候巡查,重点盯防早晚焚烧高发时段,确保禁烧政策宣传到户、巡查到田,做到“有烟必查、有火必灭、有烧必罚”,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推动禁烧工作责任层层压实。
果园镇召开秸秆禁烧部署会议
“以前觉得烧秸秆是小事,听了今天的‘夜话’才知道后果这么严重!”李大爷感慨道。夜幕降临时,各村(社区)的屋场夜话热闹非凡,工作人员与村民围坐一堂,通过发放禁烧承诺书、现场答疑等方式,将禁烧政策讲透、危害说清。在宣传攻势上,果园镇打出“线下+线上”组合拳,线下在主干道、村口、田间地头悬挂起“焚烧秸秆污染大气,秸秆还田肥沃土地”等50余条醒目横幅,设立警示牌50余处,10000余份的禁烧明白卡、倡议书等宣传资料发放到每家每户;线上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推送禁烧知识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让禁烧理念从“耳听”转化为“心服”。
古井社区开展“屋场夜话”
禁烧不仅要“堵”,更要善“疏”。果园镇引导种粮大户、合作社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打捆犁田等技术,打造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田块以点带面。“秸秆变肥料,既省了处置成本,又能肥田增收。”合作社负责人介绍。通过政策引导与技术扶持,果园镇从源头破解秸秆处置难题,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增效“双赢”。
截至目前,果园镇已开展屋场夜话80余场,入户宣传全覆盖,通过网格员累计发现并制止焚烧隐患20余起,联合果园镇执法中队查处违规焚烧行为4起。下一步,果园镇将持续强化宣传巡查执法力度,完善长效监管机制,推动从“要我禁烧”到“我要禁烧”转变,以实际行动全力绘就天蓝、山绿、水清的生态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