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县:逐梦沃野田畴 引领乡村振兴

日期:2022-10-21   来源:  学习强国 长沙学习平台
字体大小:

喜看星沙大地,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和和美美,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徐徐铺展,湖南省长沙县农业工作正阔步前行。


长沙县双季稻核心示范基地周年亩产可达到1267.82公斤。章帝 摄

农业高质高效 现代农业“掷地有声”

“周年亩产达到1267.82公斤!”10月,长沙县路口镇明月村示范田里,湖南省农学会组织专家计算了本年度测产的早、晚两季稻亩产值,得出了长沙县双季稻核心示范基地周年亩产的最终结果,成功实现了“三分地养活一个人”。

长沙县充分认识到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县委、县政府坚决扛牢粮食生产政治责任,落实党政同责,强化政策保障,遏制耕地抛荒,兴修农田水利,分类精准施策,以“五个聚焦”破解粮食生产“五大难题”;严格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研究出台《促进粮食生产十条措施》,县本级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亿元用于激励粮食稳面增产。长沙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以上,总产保持在50万吨以上,荣获“粮食生产标兵县”“粮食生产先进县”等多项殊荣。

丰收季就是增收季。在开慧镇白沙村,种粮大户向赞军刚收割的晚稻实现了100%机械化,烘干机一次性可以烘干35吨稻谷。白沙村党总支书记林周介绍,现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节本又增效。

种地挑上“金扁担”,大国粮仓有保障。这十年,希望的田野上演“动力变革”,长沙县坚决兑现农机购置及累加补贴政策,拓宽农机服务领域,探索“机农合一”新机制,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机耕、机播(机插)、机收分别达99.5%、57.8%、99.4%。推广烘干服务,今年新增粮食烘干机30台(套),新增烘干能力450吨,全县日烘干能力达3150吨。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镉低积累水稻品种选育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共有10位农业院士在长沙县建成合作平台和工作基地16个;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落地产业体系基地2个;依托专家结对5个科技小院,进一步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加大科技创新,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农业产业发展高质高效,为加速打造乡村振兴标杆区提供智力支持。

春华镇金鼎山村、龙王庙村粮食生产“四高”(高标准、高技术、高品质、高产量)项目建设成效显著。4月12日,全市院士农业暨“四高”基地建设启动仪式在春华召开,7月,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来到春华镇龙王庙村,在田埂边弯腰仔细查看金黄饱满的稻穗,他认为,“四高”示范区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院士农业、推动科技兴农,发挥农业院士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出台《长沙县长沙经开区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加快推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长沙县院士农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推行“星光人才服务卡”,为农业产业领军人才提供优质服务;聘请刘仲华、印遇龙等4位院士担任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高级顾问,大力发展院士农业,支持企业深化与院士合作。目前已有10位农业院士在我县建有工作基地(合作平台)16个,其中院士团队工作室2个、创新中心1个、农业产业园1个、科技小院5个、示范基地7个。认定农业产业领军人才20人,新型职业农民349人,乡村工匠33人。推动乡村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建管并重,持续发挥项目效益。长沙县坚持保面积、保产量,抢抓高标准农田建设机遇,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年以来,建成高标准农田13.2万亩,完成总投资2.2亿元。2011-2021年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6.79万亩。

质量兴农,绿色兴农。

金秋时节,长沙县宇田农业负责人田扩军正在自家的有机绿色蔬菜大棚里忙得不亦乐乎;而在“茶乡”金井镇,一碧万顷的茶园映入眼帘,“品质”是金井茶业六十多年的坚守。

截至目前,全县“二品一标”认证企业共48家、产品数为110个,其中有机8个、绿色99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罗代黑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个(北山梅、长沙绿茶),位于全省前列。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从“满足量”到“提升质”。回望10年,绿色种养加速发展,“菜篮子”日益丰富,品质持续提升。近年来,县农业农村局建立健全“二品一标”补贴奖励机制,引导扶持各类企业、合作组织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2022年长沙县计划安排财政预算资金50万元用于“二品一标”认证费、标志使用费补助,加快推进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越来越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居民餐桌。


果园镇葡萄基地。章帝 摄

农村宜居宜业 人居环境“日新月异”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近年来,长沙县加大乡村建设力度,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提标扩面,农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乡村美丽蝶变。“日子过得舒服了,幸福感自然就上去了嘛。”听着村民的闲聊,果园镇新明村党总支委员李春良笑道。今年,村党总支部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整合村民力量,参与“五零”建设,在董家美丽宜居村庄铺设柏油路,定期开展环保宣传、垃圾站扩建、垃圾分拣收集处理、购置洒水车、环保车及时清运沼气池废水等。

长沙县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认真落实县委关于乡村振兴“123456”要求,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全域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统筹治理让生态美起来,让农村靓起来。

村庄清洁行动已实现全覆盖和常态化,农村无害化厕所覆盖率达100%、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村建设覆盖率达100%、农村集镇和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覆盖率达100%、农村水环境治理覆盖率达100%,不断推动村庄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迈进。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延伸覆盖,生活更“亲民”。“以前都是打麻将,现在有新的活动场所,我们的生活也更丰富了。”今年夏天,在金井镇老九溪源村部广场上,舞蹈交流会成了晚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村庄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以茶为媒,以乐会友,今年8月,来自金井镇及周边高桥镇、福临镇、开慧镇等地80余名青少年在金井茶园同台演奏乡村青少年音乐会。

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加速汇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据了解,长沙县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现全覆盖,2021年已建成7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78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58个美丽宜居村庄,2022年铺排了160个美丽宜居村庄。着力打造了一批领先全省全市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典范,辐射带动农民群众自觉加强美丽宜居家园建设。

“我们依托智慧水利监管平台,建设智慧渔政系统,实现智慧水利、智慧渔政互联互通,共享联动。”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整合水利监控视频设备点位11个,建成捞刀河重点禁渔水域辐射1-3公里半径热成像和可见光视频设备点位3个,2022年-2023年计划整合水利监控视频设备点位12个以上,新建点位10个,实现智慧水利、智慧渔政互联互通,共享联动,依法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除了禁渔以外,长沙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城乡生态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健全了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制度,合理实施休耕、禁养、禁伐、禁采,加强小微湿地保护和农村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突出生态保护。

农民富裕富足 人民生活和和美美

十年来,长沙县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不断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农村公共文化体系更加健全,农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乡亲口袋鼓、脑袋富。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昔日,交通不便、工业零发展、单一的产业结构令全村发展举步维艰。如今,新明村以党建引领、支部奠基、党群合力走出了一条共商共建共享的新明“五零”道路,从一个偏僻山区村跃进成为“全国文明村”。


金灿灿的稻谷颗粒归仓,丰收的喜悦挂在村民脸上。章帝 摄

“每场‘屋场夜话’里大家热情都很高,围绕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粮食安全生产等进行热烈讨论,积极为‘五零’建设建言献策。”果园镇新民村党总支书记黄季明回忆道,今年组织开展了9次主题党日活动,在各组召开“屋场夜话”3次,沉下去倾听民声,将问题带上来推进解决。

产业扎根发展,乡亲们收入稳步提升。自从2020年国家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以来,长沙县两年间项目累计覆盖56个村,发放2327万元,预计新增库容达40000立方米以上,共支持6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成功申报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整县推进试点,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抓手。

“今后我们要帮助更多乡亲过上好日子。”湖南迪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的产品带动周边农民参与种植、管护和采收等工作,从而实现本地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收入。目前,该基地已经带动周边30余人就业,随着基地的种植品类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带动人数将不断增加。

“储藏、选种、加工、打包,全都在冷库里面进行。”生产花生苗的高桥镇白石源村凯雨通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杜猛告诉记者,今年7月份以来,每天的销量都保持在2000公斤以上,吸纳当地20多位村民就业,发放工资70多万元,村集体冷库租赁收入6万元。

2022年全县已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项目272个,总投入资金已达16952.652万元,其中上级财政衔接资金1445万元,县级投入其他资金15507.652万元,通过开发公益岗位,创建就业帮扶车间等措施,脱贫人口稳定就业超过5000人,全县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增收,牢牢守住不发生1例返贫致贫底线,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十余年前,“山青水不秀,到处猪屎臭”是开慧镇锡福村的真实写照;2012年,村里首次引进乡村民宿,村集体经济与村民、企业共同发展,不靠种田养猪,贫困村闯出了一条“脱贫路”。2015年,民宿产业在锡福村“点石成金”……如今的长沙县,各类要素加速汇集,乡村成了干事创业的热土。赏花采果、乡村旅游等美丽经济蓬勃发展。截至目前,涉农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的有57个村(社区),占全县总村数40.14%。

2021年长沙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9.56亿元,落实种粮面积113.51万亩,占长沙市总面积的24.17%,总产量50.61万吨。2022年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73亿元、同比增长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1.9亿元,同比增长6.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2、0.7个百分点;落实早稻面积38.23万亩、晚稻面积41万亩,早晚稻面积比上年增加10万亩以上;集中育秧面积28万亩,比上年增加21.8万亩,早稻产量16.25万吨,单产增加2公斤,示范片产量高达623.7公斤,粮食生产取得可喜成绩。

农业生产高质高效,美丽乡村宜居宜业,农民生活富裕充实……希望的田野上一片欣欣向荣,乡亲们正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相关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
  • 政府查号台

    政府查号台

  • 站点地图

    站点地图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今日访客数

  • 长沙县网上群工部
  •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主办:长沙县人民政府
承办:长沙县大数据中心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731-84075602
网站标识码:43012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