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以“巡查监管+精准服务+全民共治”的全链条春耕保障体系,筑牢耕地保护防线
春日的长沙县乡野,农机轰鸣,水田如镜。在春华镇万亩粮田示范区,无人机盘旋监测,田长奔走巡查,农户卷着裤腿在修葺一新的沟渠旁忙碌……在这片孕育希望的沃土上,长沙县以“巡查监管+精准服务+全民共治”的全链条春耕保障体系,筑牢耕地保护防线,守护粮食安全“命脉”。
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向农户讲解耕地保护政策。彭娴 摄
作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长沙县现有耕地约53.46万亩,超出耕地保有量3.03万亩。如何统筹保护与发展,实现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县自然资源局交出了一份创新答卷。
精准巡查:科技织密耕地“防护网”
“耕地保护容不得半点马虎!”在春华镇巡查现场,县自然资源局耕保科负责人紧盯无人机回传的实时画面。
今年,该局构建“铁塔哨兵全程守、无人机重点盯、田长包片管”的三级监测网络:“铁塔哨兵”动态影像比对耕地变化;无人机对风险区域实施重点巡查,实时预警;700余名田长常态化巡查,对问题发现一起制止一起。
通过“铁塔哨兵”24小时在线监管和“滚动会诊”机制,自然资源局联合多部门现场“解剖麻雀”,确保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精准落地。
下沉服务:田垄上架起“连心桥”
“您这块地属于永久基本农田,一定要守护好,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过来找我们。”4月20日,在春华镇万亩粮田示范区,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王专向农户讲解耕地保护政策。
这样的“零距离”服务已成常态。政策进村入户,印发《耕地保护问答手册》,方言广播覆盖所有镇村。技术精准对接,联合农技部门成立服务队,负责技术指导。
“以前觉得他们是‘管土地的’,现在倒像自家田里的‘顾问’!”正在整地的农户龙伏兴笑着竖起大拇指。
全民共治:护田共识浸润乡间
“耕地六不原则:不撂荒、不建房、不挖塘……”4月21日清晨,江背镇砖田新村的“村村响”大喇叭准时播报护田公约。“谁家想破坏耕地,大把的人会出来管。”田长盛文兵介绍,现在村民的护田意识非常强,宣传到位有成效了。
从“被动约束”到“主动守护”的转变,源于长沙县自然资源局的日常宣传:“家校护田”行动,在中小学开设“田间课堂”,由自然资源宣讲团给学生普及政策知识;“云端守护”平台,“铁塔哨兵”24小时在线监管,发现问题及时预警。
暮色渐浓,江背镇肖排村的田埂上,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正与村民围坐聊“屋场夜话”。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政策护航、科技助力与民心守护正共同谱写一曲春耕协奏曲。
◎星沙时报记者 彭娴 通讯员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