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拟立项名单公示
发布日期:2022-11-16 来源:长沙县教育局
根据《长沙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申报工作方案》,结合县域实际情况,经专家评审和评委会审定,评审出2022年拟立项课题,现予公示(见附件)。公示期自2022年11月16日起至11月22日止。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写明联系人姓名和联系地址,并加盖公章;个人提出的异议须写明本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并有本人的签名,否则不予受理。受理方式:将扫描文件通过星沙教育办公系统发送给长沙县教育研究中心王丹的邮箱。
附件:长沙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拟立项名单
长沙县教育局
2022年11月16日
序号 | 申报单位 | 主持人姓名 | 课题名称 | 课题类别 | 课题组成员 |
1 | 湖南师大附中星沙实验学校 | 薛宇龙 | “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初中生政治认同培养实践研究 | 1“大思政课”建设 | 彭聪、肖英、刘爱香、郝立群、陈玲、邵校 |
2 | 长沙县安沙镇杨梓中学 | 周 娜 | 家庭教育对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负面影响与对策研究 | 1“大思政课”建设 | 孔宏、叶松柏、周爱湘、曹丹、郝丹、赵欣、江柯、廖莎、罗赛金 |
3 | 长沙县百熙实验学校 | 彭媛媛 | 小学生绘画疗法情绪心理校本课程研发 | 1“大思政课”建设 | 陈婷、姜欢、饶杰、徐逸菲、杨霞、方姝、朱璇、郑志芳、卢沁怡、全丹蓉、朱璇、夏成英、付茳燕、杨双娅 |
4 | 长沙县春华中学 | 陈 林 | 基于张百熙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农村初中生法治观念的培养与实践研究 | 1“大思政课”建设 | 胡楠、金潺、黄任妹、杨柳 |
5 | 长沙县第六中学 | 宋 维 | 农村普通高中国防教育与“五育”融合的研究 | 1“大思政课”建设 | 钱垂武、姜旭光、陈义明、粟新文、潘伟、易晓庆、胡恋裕、付美丽、唐大勇、肖义伟 |
6 | 长沙县第一中学 | 唐建国 | 修圣心 达天下——长沙县第一中学校园文化体系构建及实施 | 1“大思政课”建设 | 陈建军、陈鑫弘、肖正根、李稳、范礼、史磊、陈岸、张芸、杨柳、尹诗慧、姜姗杉 |
7 | 长沙县福临镇中心小学 | 刘 卓 | 基于“树湘精神”的红色研学旅行线路研究 | 1“大思政课”建设 | 汤蓉、谢雪芬、盛银、余雅倩、周思尧、彭燕辉、尹丽娟、刘婷、缪国安、曾旭、周华、缪翔、黄素娟、刘勇 |
8 | 长沙县果园镇中心小学 | 颜紫芝 | 田汉抗战精神传承路径与策略研究 | 1“大思政课”建设 | 钱雅舸、杨亮文、邱艳娟、李思成、袁超彪、彭娟、颜丽平、刘宇、蒋宏伟、曹东波、李赛、汤惠、张庆尧、陈卓苗 |
9 | 长沙县黄花镇大路小学 | 黄 辉 | 留守儿童独立学习能力养成研究 | 1“大思政课”建设 | 王彩艳、杨丽娟、谭晶、万小娟、潘薇、曹颖、孙晖、龚笑、陈立群、杨诗露、刘伟、胡兰香、刘静、潘瑶 |
10 | 长沙县黄兴镇黄兴小学 | 陈佳宁 | 黄兴先辈“无我”精神与思政融合研究 | 1“大思政课”建设 | 龚雨露、吴艳、邓争、李玎玲、许劲夫、杨芳、黄乐群、李晓阳、杨新宪、王智敏、胡蓉 |
11 | 长沙县江背镇特立小学 | 谭文玲 | 构建学生思想品德修养“风景线”研究 | 1“大思政课”建设 | 陈习怀、熊友根、陈丽娜、谭文玲、张付姣、章思萍、刘慧、黄爽、杨思九、吴玺、曾子琪、汤雪丽 |
12 | 长沙县江背镇五美中学 | 章 浩 | 践行徐老精神,夯实德育“五美”的育人实践研究 | 1“大思政课”建设 | 邹美璇、周 婷、蒋 隽、雷 鹏、黄 莉、王姝斌、唐湘林、刘林元、邓佳颖、罗琼霞、彭 璇、张 容、李学豪、梁 巍 |
13 | 长沙县金井镇农裕小学 | 孙 微 | 关于吴文炳斗争精神和学校思政教育的研究 | 1“大思政课”建设 | 王永忠、王彬彬、郑妹、王姣、李速、杨元红、朱紫君、谢强、孙树、廖柯、陈武、喻凤宁、高晴 |
14 | 长沙县㮾梨街道龙华小学 | 蓝文均 | 网络短视频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负面影响与对策研究 | 1“大思政课”建设 | 冯星、章桂圆、方柱、邓公平、申千骥、洪梅、刘伟、董兰新、李晓芹、杨欣、陈知音、曹伟琛、黄达、李毅德 |
15 | 长沙县六艺天骄幼儿园 | 李 洋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幼儿园环境教育实践研究 | 1“大思政课”建设 | 杨丹丹 |
16 | 长沙县青山铺镇中心小学 | 余 文 | 利用区域优势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德育实践的探究 | 1“大思政课”建设 | 王群、李倩颖、杨佳鹏、阳思美、陈敏、刘娟、丁希芳、袁晓华、周毅、王力、刘佳驰、程雪花、段要立 |
17 | 长沙县饶杰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 | 方 姝 | 基于全员育心导师制的小学生潜在心理危机辅导研究 | 1“大思政课”建设 | 傅密、饶杰、周旭展、夏修兵、邓丽萍、徐逸菲、彭媛媛、薛美、罗夙如、唐蕊、罗永辉、宋方兴、彭珺怡、向诗琴 |
18 | 长沙县实验中学 | 郭春华 | 红色教育资源在学校教育中的融合和践行——以长沙县实验中学李维汉精神为例 | 1“大思政课”建设 | 李浩、柳国强、周维、罗鹏程、栗焓、刘志敏、李欣、贺姗姗、唐梓雲、满慧、唐玉芳、周佳丽、汤文、周璐 |
19 | 长沙县实验中学 | 余 畅 | 县域高中学生压力源及压力管理--基于长沙县实验中学的实践研究 | 1“大思政课”建设 | 周维、盛俊杰、郭春华、袁璐璐、蒋敏、鲁飞、朱新庆、李钰、宋敏、汪国群、曹仪华、陈福香、杨术平、隆小龙 |
20 | 湖南师大附中星沙实验学校 | 彭佩莹 | 初中生物学跨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罗君、周娜、钱凤明、文胜、李乐盼、李思锐 |
21 | 南雅星沙实验学校 | 吴宏波 | “双减”政策下的初中文化学科作业优化策略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刘龙潭、黄秀英、李珍波、黄国平、刘嘉琳、粟成波、鲁金丽、邓佳玉、黄 瑶、李 睿、戈 琳、彭 鑫 |
22 | 长郡自贸临空高级中学 | 杜 炬 | “三新”背景下高中学生阅读关键能力提升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柳丹、蒋云霞、刘佳、王焱 |
23 | 长沙市开物中学 | 曾 杰 | 通过情境融通促成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发展的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张榆、姚彩琴、周金花、李盼 |
24 | 长沙市雅礼实验田汉学校 | 马 明 |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综合实践课程构建与实施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张俊、刘霞、李冬、彭薇、汪乐军、杨洁鸥、黄青婷、粟婧 |
25 | 长沙县安沙镇唐田中学 | 朱 洁 | 问题导向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罗哲、李荣、廖淑珍、欧赟、周艳、张小平、方宁、禹庆、刘维、郑博士 |
26 | 长沙县百熙实验学校(初中部) | 覃春芳 | 基于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升的青年教师成长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郑华阳、李絮、袁晓春、汤用章、赵谦、杨静、潘姣、刘长乐、钟平平、张舒婷、谢雪萍、马宇辉、黄珂、熊小菁 |
27 | 长沙县北山镇石常中学 | 唐俊杰 | 情境化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朱安娜、习姝、陈登杰、王佰城、周妍书、马宏东、张雄威、刘伟、陈智军、余向阳 |
28 | 长沙县春华镇中心小学 | 王依钿 | 乡村小学劳动教育与本土资源的优化整合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曹冬妮、匡果、杨长平、胡妍、刘誉文、肖涵、王姣、彭思洁、胡宇婷、刘晓亮、朱旺琳、凌紫洁、黎湘、李登 |
29 | 长沙县第二中学 | 康敏 | 智慧教育背景下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听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李秀琴、袁巧玲、曾卫国、罗啸、杨再兴、柳吾、彭孟姣、邹会军、杨晓英、易义芳、葛欣平、陈江澜、黄茜、易思明 |
30 | 长沙县第一中学 | 曹龙爱 | 大单元背景下的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曹龙爱、陆庆祝、赵萍华、谢军、张建新、苏青、张紫姝、张迎、王玲、张水强、王能辉 |
31 | 长沙县第一中学 | 段贤清 | 基于平台教学的课堂设计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唐建国、王斌林、罗裕庭、缪自能、刘丹、吴安、李月、钟玉娇、向俊、王跑生、张艳、马立卫、吴瑞杰、宋宇芳 |
32 | 长沙县黄花镇黄花中学 | 李平 | 新时代农村中学劳动教育生活化策略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胡社恒、唐娟、王杜、王晓芳、陈炬、唐杰、王存、柳振波、陈晓娟、陈炜、谢冬梅、李伏青、彭地 |
33 | 长沙县黄兴镇高塘坪小学 | 何智 | 小学语文“本真”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罗欣、裴融融、张圆、李晟宇、皮曲、卢彤、夏青、郭珍华、刘勇、吴平、肖婷、许青莲、符倩、李珍 |
34 | 长沙县黄兴镇双桥小学 | 常静 | “结构化”视域下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彭宽、朱映、胡尚尚、吴佳玲、黄小元、蒋水平、许晶、周曙芝、牛少楠、黄婕妤、刘一凌、罗伟、杜雄、董艳欢 |
35 | 长沙县江背镇江背中学 | 邹亿 |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三现”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陈卫平、冯玉娟、孟喆、吴瑶、刘惠、陈欢、郭村稳、陈双艳、盛向阳、陈向阳、涂尔特、王丹、章亿希、李畅鹏 |
36 | 长沙县金井镇金井中学 | 罗健 | 乡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激趣策略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何雨、柳芙蓉、吴越、万芳、蒋鹏、孙琪、刘忠燕、罗欣 |
37 | 长沙县金井镇金井中学 | 王硕 | 融合传统文化的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彭溪、李珊珊、黄晓丽、蒋飘、冯伟、张恋、刘忠燕 |
38 | 长沙县金井镇双江中学 | 饶伟君 | 借助区域优势开展农村初中劳动教育实践的探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文雄、张素梅、蒋铁军、汤英杰、杨娜、姚遥、张腊红、涂伊梨、李清、吴群锋、张露、杨礼成、聂晓文、潘奇志 |
39 | 长沙县金井镇中心小学 | 刘雅 | 创设真实情境使科学知识用于实践课例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陈怡、何雨晴、林新澳、马立卫、汤国栋、余亦夫、罗祥筠、刘冰倩、周紫依、樊光临、聂玉婷、李浩楠、周豆瑾、谢雨露 |
40 | 长沙县龙塘小学 | 江丝 | 新课标下跆拳道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易检云、张琴旭、黄迎、黄勃、张佳 |
41 | 长沙县路口镇陈康白中学 | 李咏 | PBL教学模式在农村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王开宇、符苗、吴锦婷 |
42 | 长沙县泉星第二小学 | 刘虑远 | 立德树人背景下吟诵教学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吴双、王君、刘玲、陈丝语、蓟蕾、戴娟、乔虹月、范珍妮 |
43 | 长沙县泉星小学 | 蒋河 | 基于核心素养“创意实践”的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策略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董秀平、刘畅、周晨晨、何倩、常利 |
44 | 长沙县实验中学 | 唐梓雲 | 基于“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高一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张水强、罗鹏程、李浩、周维、王能辉、冯峥嵘、黄景华、范建立、何昀、王姣、杨智豪、赵行群 |
45 | 长沙县松雅湖中学 | 成佳 |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123”拓展性作业设计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黄英、银洁、彭乐、钟细雨、彭艳、唐青兰、张青、李丹、李珍、汤双、李艳、李盼 |
46 | 长沙县湘龙小学 | 余晓菡 | 小学古诗文拓展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李姗子、易好、陶垚彦、吴倩茹、柯露、李搏博、王依、马文娟 |
47 | 长沙县星沙盼盼中心小学 | 吴影灏 | 实践作业对小学生量感培养的影响和实践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孔如月、李想、李字能、陈昌会、刘雪玲 |
48 | 长沙县星沙中学 | 何婷 | 县城初中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实践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黄金花、向祎依、阳光、胡琼、叶莉、林丽萍、马晓、宾定铸、雷丹平、陈科峰、王亚平、肖娟、李静、王艳军 |
49 | 长沙县杨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 潘光庆 | 基于“读者意识”的小学语文习作评价策略研究 | 2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 | 周曦、章谦、张星、刘洁、吴俊、王清秀、易文萱、熊永欣、程紫薇、娄荣、曾琪、鲁淼柔、雷亚兰、阳思美 |
50 | 长沙县百熙实验学校(初中部) | 粟晗 | 初中美术课后服务学科融合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3艺术体育科技工作 | 谢文、郑华阳、杨颖、韩稳、何维、尹路琴、黄婷、罗斯琰、曾秀梅、常婷、谌思君、马田田 |
51 | 长沙县第六中学 | 陈跃 | 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促进学生终生体育素养的研究 | 3艺术体育科技工作 | 潘伟、易晓庆、魏群、刘飘 |
52 | 长沙县第一中学 | 谭华 | 长沙县第一中学课余田径训练队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 3艺术体育科技工作 | 陈顺、李伟顺、赵斌、唐斌、匡宇雷、范礼、罗灿红、袁浩、郭毅、杨骥、盛文浩、袁霞、周金晶 |
53 | 长沙县黄兴镇中心小学 | 徐玲 | 农村小学音乐课堂融入劳动教育的策略研究 | 3艺术体育科技工作 | 周阳、郭超群、谭佳惠、邹静、张莎、严佳音、曹灿、易心怡 |
54 | 长沙县江背镇梅花学校 | 易利 | “双减”背景下农村中学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研究 | 3艺术体育科技工作 | 易利、游芳、段嘉欣、匡成义 |
55 | 长沙县江背镇中心小学 | 刘蓉 | 以江背水稻美术为载体的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与美育融合探究 | 3艺术体育科技工作 | 唐异慧、王璐、彭杰、陈晔妍、陈德君、曹创、李林、邓暄、谢倩芝、杨希希、吴秋云、李茂隆、苏翔、杨宁 |
56 | 长沙县开慧镇白沙中心小学 | 邱云 | “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一校一品”体育特色研究 | 3艺术体育科技工作 | 符慧、王旺、郑能玉、陈莎、黄思敏、杨专、唐宇、姜英、李湛浪、王赠、周乐、王婷、瞿彦彬、方可 |
57 | 长沙县六艺天骄幼儿园 | 岳鹍鹏 | 幼儿园教育戏剧实施途径与方法 | 3艺术体育科技工作 | 沈娉婷、蒋思、杨丹丹、李璕、湛柳亚、方惠、刘盼、陈子竹、张鹤、朱兰兰、江婷、袁倩、陆敏 |
58 | 长沙县泉塘第三小学 | 张浩健 | 城镇学校小学生课间十分钟活动研究 | 3艺术体育科技工作 | 楚娟、王文华、罗斌、殷一明、方莎莎、汪易、吴良恒、谭烨、李梅玲、王佳敏、卢沁怡、杨权、虞兆勇 |
59 | 长沙县泉塘中学 | 江飞 | 基于高校资源的初中美术作业设计研究 | 3艺术体育科技工作 | 徐梦娥、刘五一、陈晓、王振、祖蕾、师纯、谢清芳、罗湘科、丁君君、谷利民、郑适、张莉、文丽 |
60 | 长沙县泉星第二小学 | 闾武 | 课程思政视域下小学生体育精神教育策略研究 | 3艺术体育科技工作 | 曹运清、殷弟芳、左朝、曾逵、罗斌、周兢、谢童利、成锡华、佘瑶、罗文、李露、李丹、唐瑜材、黄玲玲 |
61 | 长沙县松雅湖小学 | 秦炜 | 小学艺体融合课程中花式篮球的研究与实践 | 3艺术体育科技工作 | 龚容、李露、屈鸿武、唐治国、胡杰、周川人、陈亚茜、王萍、胡楚、江丹、陈浩、刘江宁、潘娜 |
62 | 长沙县天华小学 | 皮超 | 体育作业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实效性研究——以小学水平二学生为例 | 3艺术体育科技工作 | 黄笑、黄珊、刘月娥、池新娇、李佳明、刘思、刘金艳、肖雅芝、龙君、向贤慧、易江萌、邹希 |
63 | 长沙县湘龙第二小学 | 李娜 | “北冰南展”长沙地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 | 3艺术体育科技工作 | 易红军、王爽、李美利、周侗、伍春娥、胡纯、李燕、刘广、庞婷、贺柳、何晓、杨雯、聂印波、王梓青 |
64 | 长沙县中南小学 | 熊关舟 | 小学亲子体育活动实施策略研究 | 3艺术体育科技工作 | 王嘉、李胜、易艳文、李芬、谢青、石雯、杨璞、刘鹏、陈思思、常欣康、袁勇、田英、舒根、刘赛 |
65 | 长沙县中南小学 | 许雅琴 | 美术与劳动融合教学研究 | 3艺术体育科技工作 | 唐柳、饶向日、瞿微、张英曦、龚萍、彭汝晴、匡斌、王蓉、毛照辉 |
66 | 长沙县自贸临空实验学校 | 谭佳军 | 学科融合视域下陶瓷文化应用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路径探索 | 3艺术体育科技工作 | 侯苑岳、贺子涵、李晶、黄滢、陈小华、李雅倩、张静、张万成、谢友强、宋禹、吴东瀚、王厚、常思创、曹宇平 |
67 | 长沙县自贸临空实验学校 | 唐妍聘 | 双减政策推动下戏剧表演社团建设对中小学生艺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 3艺术体育科技工作 | 潘甜、欧阳佳岚、刘恬、兰敏、章扬、冯希希、付朝丽、熊敏、刘欢琦、杨厚丽、柳慧、刘菲菲、余碧微、杨思琪 |
68 | 长郡自贸临空高级中学 | 陈丹 | 初高中衔接学生适应性教育策略研究 | 4幼小初高衔接 | 周国奇、曾琳、冯伟、陈炬、张思洋、刘小兰、苏晶杨、刘巧缘、余伟亮、辜美华、何时 |
69 | 长郡自贸临空高级中学 | 骆宪武 | 县域高中与高校有效衔接培养时代新人策略研究 | 4幼小初高衔接 | 周国奇、肖成武、杜炬、向忠发、何涛稳、吴建忠、周旻、陈威、孙钰菲 |
70 | 长沙县板仓中心幼儿园 | 谢怡婷 | 农村幼儿园家长有效进行数学幼小衔接教育的方法研究 | 4幼小初高衔接 | 向英、何紫馨、鲁思睿、邓琳嫄、李瑶瑶、刘倩、刘洪梅、田娟、童巨良、周千千、胡蝶、刘诗诗、李洁、范翠红 |
71 | 长沙县北山镇蒿塘中学 | 唐梦姣 | 小学初中衔接教育实践研究 | 4幼小初高衔接 | 熊李娟、曹芳、刘康、李娟、罗静、李瑜、唐晴天、王涛、黄桢、肖曦林、易果军、王竣、易梦娇、李芳 |
72 | 长沙县第一中学 | 罗裕庭 | 初高中一体化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 4幼小初高衔接 | 王斌林、杨异德、袁良、陶双喜、廖剑宇、付艳、陈银花、王畅、张彩娥、邹玉叶 |
73 | 长沙县福临镇福临中学 | 刘长云 | 小学初中衔接阶段学生适应力的初步研究 | 4幼小初高衔接 | 王建军、冯舜、甘运勇、黄娟、董磊莎、张鹤、刘芳、任琼、潘婷、曹强、刘璐、李志立、俞华英、陈艳 |
74 | 长沙县金井镇双江中心小学 | 刘嘉怡 | 农村小初衔接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 | 4幼小初高衔接 | 周颐辉、何思宇、杨怀宇、郑敏、周杰、徐帆、罗杉、邱琴剑、武勤、吴尚辉、喻洁欣、肖聪、王慈、王彬 |
75 | 长沙县青山铺镇中心幼儿园 | 马杨枚 | 基于幼小衔接视角下农村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 4幼小初高衔接 | 陈子竹、喻波、何艳红、杨畅、何柳、张新辉、彭耀、钟银辉、常璐、唐沛璇、廖香香、彭丹、黄融融 |
76 | 长沙县湘珺未来实验学校 | 周莉莉 | 游戏活动在小学幼小衔接阶段的 开发与应用 | 4幼小初高衔接 | 高晓苏、辜美华、伍先华、邹学文、张小川、杨小燕、童博卉、佘松柏、陈力玮、雷英、尹落华 |
77 | 长沙县星沙街道碧桂园幼儿园 | 肖平 | 建立三维共同体 促进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 | 4幼小初高衔接 | 阳芬、肖平、杨宁、刘彩春、文娟 |
78 | 长沙县自贸临空实验学校 | 吴清华 | 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可行性研究 | 4幼小初高衔接 | 黄晓晓、李莉、宋菲菲 |
79 | 长沙县开慧镇开慧中学 | 缪云 | 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自能管理方法研究 | 5教育评价改革 | 张凤华、张茜、许令洋、周辉、李志冬、杨自权:李聪、黄倩、董好 |
80 | 长沙县泉塘第二小学 | 李淑娜 | 信息化背景下教育评价创新研究 | 5教育评价改革 | 金冬、胡灿月、李巧、付品玉、邹满香、余莎 |
81 | 长沙县伍英小学名校长工作室 | 伍英 | 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研究 | 5教育评价改革 | 盛群、陈婷、谭娟、毛会、黄浩、缪炯、曹运清、冯雄、周旭展、蒋俊、汪淼、王耀军 |
82 | 长沙县星沙中学 | 唐雪艳 | 基于班团活动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 5教育评价改革 | 刘敏媚、刘晓燕、罗琼霞、袁立平、杨波、阳光、龙雪琦、李利娟、李萍、姚天乐、杨浩、陈丹 |
83 | 长沙县阳高小学 | 卢彦云 | 五育并举视域下“七彩阳光少年”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 5教育评价改革 | 杨志刚、王志琴、聂琼、卢彦、李秀君、谭孟婧、吴超、代佳玉、罗婵珺、罗莎莎、李波 |
84 | 南雅星沙实验学校 | 刘龙潭 | 基于合作办学下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 6合作办学、集团办学、教育教学教研联合体建设 | 吴宏波、黄秀英、李珍波、鲁金丽、邓佳玉、黄瑶、李睿、付丹、李丹怡、刘嘉琳、翁丹、戈琳、刘侃、陈佳 |
85 | 长沙县百熙实验学校 | 陈婷 | 集团化办学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项目化研究 | 6合作办学、集团办学、教育教学教研联合体建设 | 彭丹、李懋、刘向群、姜欢、王卉、苏丹丹、童胜、范海伦、李倩、刘秋云、屈春明 |
86 | 长沙县春华镇春华中学 | 李强 | 集团化办学下乡镇寄宿制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的探究 | 6合作办学、集团办学、教育教学教研联合体建设 | 周雨来、杨密能、陈蜜、赵谦、陈芷若、肖维、丁胜建、章宇辉、王芳、朱荣娣、王成振、贾林洁 |
87 | 长沙县大同星沙小学 | 胡霖 |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研究 | 6合作办学、集团办学、教育教学教研联合体建设 | 刘娇、彭诗恬、周群意、蔡洁、崔汪洋、聂琼、张玉林、周静、杨洋、李颖、刘晓婧、吴昊远、李彩霞 |
88 | 长沙县泉塘小学 | 刘配领 | 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教育集团科研联动机制研究 | 6合作办学、集团办学、教育教学教研联合体建设 | 赵婷婷、瞿玉婷、邹璐、李望衡、刘思诗、漆婷玲、周思思、夏琼、杨柳、张丹 |
89 | 长沙县湘珺未来学校 | 高晓苏 | 振兴乡村教育背景下城乡学校教育教学共同体发展策略与实践研究 | 6合作办学、集团办学、教育教学教研联合体建设 | 辜美华、王永忠、邹学文、张小川、杨小燕、何时、黄梅、唐超、刘宇枫、刘锦、汤国栋、易绚洋、邝金洋、杨琼玉芝 |
90 | 长沙县湘龙小学 | 伍英 | “双师制”下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 6合作办学、集团办学、教育教学教研联合体建设 | 易红军、冯丽、粟慧、陈艳华、王爽、金平、常孟晓、汤为平、黄玲、范敏圆、李薛健、皮婷、李金瓯、何晓 |